“饅頭第一股”即將在A股出籠,一年營收10個億
“饅頭第一股”即將在A股出籠。
近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股份)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公司專業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制造企業。
中飲股份創始人為中國“饅頭大王”劉會平。目前,劉會平與妻子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公司唯一機構股東為嘉華天明(天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系加華資本關聯公司占股7.00%。
這樣一家看似普通的“夫妻店”,憑什么可以領先慶豐、狗不理等知名食品“老字號”而走向A股?
“兒女不得繼承”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為7.20億元、8.67億元、9.9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762.1萬元、1.13億元、1.4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8.38%、31.51%、33.34%。
目前,中飲股份采用特許加盟為主,直營門店、團餐銷售為輔的銷售模式。
截至2018年底,中飲股份擁有15家直營店、2641家加盟店。2018年,在中飲股份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中,特許加盟銷售占比88.54%、直營門店銷售占比1.74%、團餐銷售占比8.19%。報告期內,中飲股份通過直營模式和加盟模式實現收入為68600.14萬元、80258.99萬元和89288.68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39%、92.68%和90.28%。
因此,新開門店選址對中飲股份的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門店選址一旦失當,會使既定的目標市場地位難以實現,直營店開店前期產生的相關籌辦費用不能收回,同時加盟商也將因加盟門店的經營不善影響公司對其的銷售收入。”國信證券分析師對投中網說道。
當前中飲股份的店鋪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2016年至2018年,中飲股份在華東地區的銷售占比分別為94.15%、93.84%、92.93%。公司稱,主要系公司主要生產基地位于上海市,產品配送有一定的運輸半徑,銷售區域呈現一定的集中度。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此次IPO擬募資的9.50億元,中飲股份表示,資金將用于建設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直營網絡建設項目、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品牌推廣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這充分說明了中飲股份努力擺脫傳統模式而向“智能化”轉型的決心。
“過去商品經濟不發達,生產力落后,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出現賣方市場;如今,信息扁平化、價格透明化、選擇多樣化、競爭白熱化已成為商品過剩時代的四大特點,買方市場早已形成。傳統企業能否轉型成功,已成為資本市場是否押注的重點。”天風證券分析師對投中網分析稱。
然而,從公司股份結構可知,中飲股份目前還是一家典型的傳統“夫妻店”。
根據招股書,目前,劉會平、丁仕梅夫婦合計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4.64%。同時,劉會平又通過天津會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飲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6.06%,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015年,劉會平與加華偉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融資1億元,共同推進在主板A股上市的進程。
因此,截至目前,中飲股份唯一機構股東為嘉華天明(天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該機構為加華資本的關聯公司,占股7.00%。
此外,2017年1月12日,劉會平與妻子簽署承諾書,聲明企業上市后40%的股權收益用于社會公益,60%用于員工激勵,子女不得繼承。
中飲股份電商總監曾表示,“基本上我們的整個團隊一直保持996的工作狀態。當然不是強迫大家,大家都是自愿的,為了趕進度,每天早上9點鐘上班、晚上9點鐘下班,星期六過來加班。一方面大家是看好這個項目,另一方面是看好這個老板。”
“饅頭大王”的生意經
中飲股份創始人劉會平甚是低調,是傳統餐飲業“悶聲發大財”的典型。
初中畢業后,劉會平便開始賣包子謀生,從幾摞蒸籠、一塊案板、幾毛錢的包子起家,成就了一段商業傳奇。
劉會平的老家安徽懷寧江鎮,被喻為“饅頭之鄉”,總人口不到四萬的小鎮卻有超過兩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包子饅頭等面點行業。1995年,因為家境貧寒,劉會平不忍父母操勞而選擇輟學,之后跟著姐姐學做包子,并輾轉在南寧、貴州等地開店。
“和面的時候一頭栽倒面缸里去,起來滿頭都是面。”劉會平回憶說道。
1997年,19歲的劉會平來到廣西南寧,開始帶徒弟做包子。1998年,劉會平帶著僅有的幾千塊錢來到上海。開了多家包子店,但生意并不好,他開始反思,生意到底該怎么做。
“后來我就考慮還是自己的產品做得不夠好,冷靜下來思考以后覺得我們做的這個東西根本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產品是生意的根本,付出五年失敗的代價,劉會平終于悟到了這個看似簡單的商業規則。他不惜成本選用好的新鮮食材,并在城隍廟嘗遍了每一道小吃,發現上海人喜歡的口味清淡、偏甜,而自己做的包子卻偏咸偏辣。在做過不下上百次試驗之后,劉會平終于改良出了對的味道。
2001年,他在當時辦公樓林立的南京路附近以每月5000的價格租下了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取名劉師傅大包。三個月后,憑借口碑,劉會平的門店排起長隊。
2003年,劉會平賺到了30萬元,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劉會平將之改名了個洋名字“巴比饅頭”。很快,巴比饅頭也憑借自身影響力成為了當時不折不扣的“網紅饅頭”。
2004年初,劉會平已經開了10多家直營的巴比饅頭店,加上親戚朋友加盟的門店,共計20余家。
2005年,在“上海國際多項博覽會”上,“巴比饅頭”獲得兩個金獎、一個特等獎。劉會平也由此被譽為中國的“饅頭大王”。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批傳統企業發展遭遇瓶頸。
2014年,移動互聯崛起,幾大外賣平臺奮力搶占市場份額,不甘心受制于別人的劉會平開始思考自己打造平臺的可能性。
“平臺的意義無疑是非凡的。除了緩解高峰期排隊帶來的訂單壓力,后臺的大數據將記錄并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實現精準營銷的同時增加客戶粘性。”劉會平說道。
未來,劉會平計劃將“在線上銷售成品面點,新鮮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作為巴比區別于同類品牌的一大賣點。之后,公司也將銷售以凈菜品類為主的生鮮產品。“門店在未來將兼具取貨點的功能。原本每天就要向門店配送餡料及成品的物流車會把線上的產品一起送來。”
然而,冷鏈配送的高額物流成本也是一大難題。
劉會平對此解釋稱,“(我們有)現成的物流中心和現成的終端網點,每天都要送東西到我的門店。(這)不是額外增加的,你哪怕今天只訂了一單,我每天只做一單生意,我也不賠錢。”
但是第三方物流依舊存在較大的不可控性。在招股書中,中飲股份印證了這項風險。
中飲股份表示,公司與具備資質的冷鏈物流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產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運輸至各門店,公司物流部、質量安全部對物流車輛的硬件控制、溫度控制、環境控制,以及物流人員的安全等方面進行監督管理。
然而,“若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中飲股份物流部、質量安全部在管理上出現疏忽或失誤,或發生中飲股份無法控制的意外事項,則可能導致產品供應的延遲、差錯或產品質量問題,從而對公司的品牌、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搶先慶豐包子
在招股書中,中飲股份將北京慶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全食品)、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千味央廚)、南京青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早陽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甘其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列為主要競爭對手。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慶豐包子鋪營收為14.5億元,與中飲股份同期對比,高出67.2%。早在2015年,慶豐包子鋪總經理高文慧曾經向媒體表示,擬以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
談到上市原因,高文慧表示,融資只是一個方面,更多還是為了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機制,為慶豐的未來發展助力。
為何選擇借殼而非直接上市,高文慧解釋稱,主要是為了縮短時間。
她介紹稱,慶豐包子鋪是一家純國有的獨資企業,并非改制企業,因此要想直接上市,需要先行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這樣至少要有三年培育期。“而其母公司華天飲食集團旗下就有一家現成的股份有限公司,慶豐只需借它的殼,將慶豐資產整合后裝入其中,待上市之后再行更名即可。”
當時,高文慧表示,“如果一切順利,慶豐有望在明年(2016年)3、4月登陸新三板。”
此后,慶豐包子上市一事并無下文。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員工持股平臺等四方股東代表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簽訂北京慶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股東協議,標志著慶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慶豐公司通過增資募集資金9200余萬元,上海復星高科技是唯一非國有投資方。
彼時,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總經理、北京慶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飛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混改也將為慶豐公司進入資本市場打下良好基礎,“為上市鋪路”。至于具體的上市計劃和時間表,慶豐方面表示,以后會逐步推進。
除去慶豐包子外,在中飲股份的另外幾個“主要競爭對手”中,三全食品早在2008年已經于中小企業板上市。據悉,該企業主要產品為速凍湯圓、速凍水餃、速凍粽子以及速凍面點等。2018年三全食品營收高達55.39億元,是中飲股份的五倍以上。
“如此看來,登陸A股后,中飲股份站穩腳跟依舊困難重重。轉型是每個傳統企業必做的功課,但電商平臺能為老字號餐飲帶來多大的利潤,依舊有待驗證。目前來看,品類單一、渠道受限仍是中飲股份最大的硬傷。”國信證券分析師對投中網評論稱。
來源于: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