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環境下 餐飲越來越“迷你”
發布時間:2015-04-17
互聯網和社交新媒體給餐飲行業也帶來了不小的變革。比如,大廚像美甲師、美容師那樣上門服務,還有私房美食經營的微店,推出龍蝦、甜品等特色美食,注重朋友圈內的口碑宣傳。
與傳統餐館相比,私房美食的定制性和獨特性,收獲了一撥吃貨的喜愛。盡管規模不大,業內人士也給這些微店熱情點贊。
私廚上門服務
據了解,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經出現了點個大廚上門燒菜的現象。也有APP客戶端、微信賬號等為消費者提供可供選擇的大廚和服務套餐。盡管南京目前還未興起,但是私廚服務,已經悄悄出現了。
今年35歲的李偉(化名)曾在南京多家酒店從事切配、紅案工作。去年,考慮到餐飲大環境的蕭條和個人發展,李偉開始了自主創業。北上廣私廚的流行,讓李偉又回到了本行工作。
過年前,李偉通過朋友的介紹接到了兩個給企業做年會聚餐的單子。“一般有這種需求的企業都是追求餐飲質量同時又不想大操大辦的。”李偉說。接到單子后,根據餐標他會出具幾套菜單給對方。確認菜單后,李偉就會在宴會前一周,根據自己在圈內的人脈迅速地組建出一個團隊,負責洗菜、切菜、配菜、掌勺、當天服務等。“我負責整體協調、調度和對菜品的整體把控。”李偉說。
李偉告訴記者,食材的采購由對方決定。有時候對方采購他們只負責烹飪;有時候考慮到食材的挑選問題,他們也會親自采購。根據菜單,食材會在宴會的前一天和當天采購完畢。“一般年會聚餐都是在晚上六七點鐘開始,我們從早上就開始忙碌,一直到傍晚宴會開餐,我們就忙完了。”李偉介紹說。
談到衛生安全問題,李偉表示,根據衛生部門的相關規定,大型宴會都會進行食品留樣,以防止出現食品問題。同時整個團隊的成員都會有健康證明。“一般和對方都會有一個簡易合同,來保證雙方的權益。”
據了解,這類的企業團餐訂單主要集中在過年期間和大型民俗節日,例如端午、中秋。盡管在過年期間著實忙碌了一陣子,李偉卻表示,這種市場在南京目前來看還是很小,而且還有包廚的模式在瓜分市場。大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廚師團隊,小型的公司一般也不會請大廚。如果是私人聚餐請大廚上門烹飪的話,據他了解到的,南京地區還是比較少的。這種私密性很強、請廚師上門服務的私人聚餐,在北上廣地區出現的比較多,而且也是以西餐、日式料理為主,中餐并不多。
盡管市場并不大,但是李偉還是很看好。“現在的業務主要是以朋友介紹為主,相信南京地區也會逐步發展起來。接下來我也打算做一些網絡推廣。”李偉說。
記者在本地分類信息網站上看到,餐飲分類中有少數餐飲店或者餐飲公司發布提供宴會餐、私人宴請的美食外送服務的信息。記者咨詢其中一家,對方表示也可以提供上門烹飪的服務。
朋友圈里訂美食
邀請大廚上門服務,對于很多人來說日常需要的并不多。不過通過微信定制個夜宵或者下午茶,動動手指美味上門,真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曾在金陵飯店工作過9年的張棟,現在每天都在忙著龍蝦的烹調和外送。和別家餐館不同的是,張棟的龍蝦只通過他的公共賬號“小美的雜貨鋪”來接受訂單。只要消費者提前一天預訂,就可以在第二天品嘗到鮮美的龍蝦。
通過從廚時積累的資源,張棟每天都收到從盱眙發過來的新鮮龍蝦。3月中旬開售以后,每天的銷量都在10份左右。談到訂單的增多,張棟感到,最基本的還是在于龍蝦的好吃和朋友圈內口碑的宣傳。他表示,就微信營銷來說,自己入門已經很晚了。微信推廣就是簡單地通過消費者自己主動曬單來宣傳,表現純粹的好吃。現在,出貨量也并不算很大,就是為了保證品質。“真實有效的口碑宣傳帶來了生意。我的定位很簡單,星級飯店的口味和社會餐飲的價格,而龍蝦又是很多南京人的心頭好,這些都是吸引到消費者的地方。”張棟說。
由于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張棟都是在家烹制龍蝦,口味也僅限于蒜香和十三香。隨著生意的逐漸步入正軌,他打算租下一個門面,開自己的小龍蝦館,并且還是以外賣銷售為主。談到未來的規劃,張棟表示,產品也會豐富起來,清水、秘制、養生系列都在計劃中。張棟向記者介紹最近正在嘗試的冰鎮龍蝦之人生四味。冰鎮龍蝦在不少館子里都有,而他的特色在于調料。人生四味酸甜苦辣,以甜為例,是酸梅醬配上青檸汁。龍蝦肉質細膩配上冰糖的甜味和檸檬的微酸,應該是女孩子們的最愛。“不過這個必須堂食,開店后將作為招牌推出。”張棟說。
全職媽媽王女士在孩子上幼兒園后,發揮自己烘焙的長處在微信上開設了自己的烘焙小店,銷售自制的曲奇、桃酥、小蛋糕等。考慮到照顧孩子,她只在周日到周三接單,周三到周五發貨。依靠著產品質量和朋友幫忙,王女士在最開始非常忙碌。
漸漸地,王女士意識到微商并不那么容易。她告訴記者,隨著烘焙的興起,高手逐漸涌現,這個市場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如果沒有全套設備也容易出現故障。比如在七八月份高溫時,快遞發貨很容易就壞了。等到天冷了,做起烘焙又很麻煩。王女士坦言,靠朋友圈推廣也有一定的限制性。推廣都是靠朋友幫忙,購買的也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很容易一段時間后熱度就過去了。幾個月的朋友圈美食體驗,讓王女士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和堅持生產銷售,才能在不斷刷新的朋友圈里保持著關注度。同時產品也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吸引到吃貨們的注意力。
一個人打理美味
在南京大學附近有不少的特色小店,其中就有一家只接受預訂并且限制就餐時間的壽司店。這家壽司店規模非常小,只能容下4個人同時用餐,而每位食客只有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美食達人小王告訴記者,壽司店的師傅曾經是五星級酒店的西餐大廚,后來自己經營這家小店。盡管規模不大,但是壽司用料非常新鮮。而這位大廚的經營理念就是,專注于壽司的正宗與美味,不談其他。
說起那些個性鮮明、菜品單一的mini型餐飲小店,對餐飲經營有豐富經驗的黃先生表示十分看好。“我們也曾走進社區摸過底,發現現在很多小區里,有一些人在做著專門的事兒—專門包餃子的、專門做小蛋糕或甜點的,專門做烘焙的……而事實上,這一部分專門的服務在坊間有巨大的消費市場,甚至有的人就是從這專門的服務開始,走上了自主創業的路。”
黃先生分析認為,mini店其實恰恰符合了互聯網的特點,一方面降低了經營成本,通過自媒體或者社交平臺推廣和宣傳自己的小店;另一方面又使得受眾得到了細分。雖然大家看到的只是它的小,這樣反而使它的個性被最大限度地放大。這種越小越特色,能夠更細分眾的餐飲形勢,反而比綜合類餐飲更有優勢,因為對他們來說,找到“自己的人”就夠了。
來源:餐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