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炒辣椒”炒出食堂創新還是監管空白
[摘要] “月餅炒辣椒”這道出自福建師大的“特色菜”已經在微博上被轉瘋了。“月餅炒辣椒”究竟是什么味?這種“創新”新菜的做法應該值得鼓勵還是有悖職業道德、炒出了監管空白?
月餅炒辣椒可評“天下第一菜”
福建師范大學食堂這兩天也創造了一道“特色菜”名叫“月餅炒辣椒”。“月餅炒辣椒”也可謂是“天下第一菜”,簡直可以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了。
原來“月餅炒辣椒”其實是“涼拌月餅”,不過,“月餅炒辣椒”著實讓福建師大火了一把,先來看一個調侃的段子:“廈大:我是全省最好的大學;師大:我有辣椒炒月餅。福大:我是211高校;師大:我有辣椒炒月餅。華橋:我從屬部級;師大:我有辣椒炒月餅。醫大:我有空調;師大:我有辣椒炒月餅。工程沉默,閩江沉默,中醫沉默…農大表示想弱弱地問一句:師大還要不要買辣椒?”
月餅炒辣椒凸顯“食堂創新”?
月餅,如果還在保質期內,完全可以拿來做菜的,其實,網絡也流傳著月餅的不同吃法。不過,大學食堂做出一道“新菜”,應該有一個征求學生意見的程序。應該告訴同學,這是一道什么樣的菜,用的是什么材料,將信息完全告訴同學們,并讓同學們品嘗之后提提意見。如果同學們都說難吃,以后就不要做了。
說實在的,如果大學食堂能夠經常性地變化菜的花樣,能夠經常性地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同學吃好吃飽,顯然是好事。大學食堂有“創新”新菜的做法,無疑是值得鼓勵的,這從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難度,但如果真正服務于學生,做起來,也就不難。現在許多大學生寧愿在校外吃,也不愿意在校內食堂就餐,恐怕最重要的原因還在于食堂口味不討學生的喜歡。能否立下這么一個規矩:每“創新”出一道新菜,先給同學們免費品嘗,等到受到同學的歡迎了,再出售,如此,才會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月餅炒辣椒炒出監管空白?
“月餅炒辣椒”究竟是什么味?想必吃過這道菜的人恐怕是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個滋味。對如此“特色菜”人們不能只當作笑話聽,當作笑話講。如此“特色菜”也許只是個例,但類似的“特色菜”不一定是絕無僅有,也許往往就是我們的“一大特色”,成為被市場監管遺忘的角落。
每年的中秋節前后,市場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月餅在“抬頭望明月”的情調中化作“卡路里”,然而,還有占市場相當數量“月餅份額”的“剩余價值”真的是被養豬場消化了?答案是否定的。廠商家不一定將過期月餅回爐成“月餅炒辣椒”,但有木有被加工成其它食品的餡或做成其他什么“大雜燴”的“特色菜”也未可知。南京冠生園的“陳餡月餅”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至今讓人刻骨銘心。
“月餅炒辣椒”不過是福建師范大學食堂“節約資源”的個案,也是一個“笑話范本”。但是,節日過后,市場上那些剩余的月餅會為會演繹出無數個“月餅炒辣椒”式的看不見的“笑話”而成為一道道“特色菜”,正在戲說公眾的胃口也很難說。“地溝油”都能流向我們的餐桌,“8年不壞的餅堅強”的“剩余月餅資源”能不被廠家充分利用嗎?我說這話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例為證。還有天知道,地知道,商家知道。
大多數公眾對此一無所知,很多人擔心下架的月餅會被“回爐”,被不法商家利用,從而回流到餐桌。這不,人們的擔心得到了驗證,福建師大就“天才”地發明了涼拌月餅,擺到了大學食堂,成功回收利用了剩下的月餅。
這暴露出相關部門監管的缺位。下架的月餅到底應該怎樣處理?如何保證月餅不被回收利用?面對公眾的這些擔心和疑慮,相關職能部門并沒有及時站出來,發生權威的聲音,消除公眾的擔憂;也沒有對下架的月餅的處理制定什么規范和采取什么監管措施,這種缺位無疑是相關部門失職的表現。
如果食品監管部門能從“月餅炒辣椒”中受到啟發,舉一反三,認認真真地徹底查一查市場上剩余月餅的去向,或許能發現“月餅炒辣椒”式的“天下第一菜”的新品種。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
當下,相關部門習慣了“事后監管”,也就是在出事之后才重視和處理相關問題,這種馬后炮似的監管是落后的,也是于事無補的。因此,相關部門應當未雨綢繆,做到“事前監管”,將問題消除于萌芽狀態。就這個月餅回收問題,如果非得在出事之后才開始重視和整頓,那么可能受害的不僅是公眾,更有日益式微的政府公信力。